“黄河千年清一回”上市 桑黄产业迎来发展机遇
近日,一项运用尖端高新生物工程技术的中药切片——桑根桑黄在浙江海宁研发成功并投入市场。
浙江万古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长张国土
浙江万古生物科技公司总裁姚生良
桑黄,中药名,为多孔菌科真菌火木层孔菌的子实体,分布于华北、西北及黑龙江、吉林、广东、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桑黄的菌盖为木质,呈扁半球形或马蹄形,颜色为浅褐色、暗灰色或黑色;菌肉呈深咖啡色,也是木质。桑黄生长于桑、杨、柳、桦、栎树的树干上,一般认为生长于桑树上的药性最好,所以叫桑黄。在我国,桑黄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四川、云南等地,但以西藏、东北桑树上产的桑黄最为优秀。西藏野生桑黄是国家200多个濒危稀缺品种中首位保护品种,国务院将其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植物名录》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名单。
桑黄是近几年新兴的重要药用菌。研究表明,桑黄具有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降尿酸等多种功效,目前主要用于桑黄产业的种类有桑树桑黄、杨树桑黄、粗毛纤孔菌等。
在国际药用菌学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的鼓励支持下,在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驻厂博士长期研究下,浙江万古生物科技公司研发成功桑树桑根桑黄切片中药,并申请了“黄河千年清一回”设计包装上市许可。
浙江万古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长张国土介绍说,中医使用桑黄治疗疾病有2700多年历史。日本上世纪60年代就从中国东北、西藏大量采购桑黄用于临床。
近年来,浙江万古生物科技公司为了开发生产出全球顶级桑黄,公司董事长张国土与总裁姚生良分别考察了东南亚、欧洲、美洲37个国家和我国东北、西藏野生桑黄原产地。考察发现,国内外野生桑黄由于环境气候不稳定,生长速度缓慢,在长达上百年漫长阴暗的露天生长环境里,野生桑黄容易被各种鸟类、蝙蝠、蛇类、蚂蚁昆虫的排泄物所污染。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都是野生桑黄和桑木枝条工厂化生产的桑黄。
张国土陪同领导考察家乡“黄河千年清一回”种植深加工基地
据介绍,野生的桑树桑黄在市场中很少见到,但它的药用价值要比其他种类要好得多。所以,发展和研究桑树桑黄的人工栽培势在必行。桑树桑黄的栽培较困难,现有的人工栽培方法以树干或袋料的方式为主。
浙江万古生物科技公司发现,根据中药发酵药效倍增理论,在恒温恒湿通风无任何杂菌感染的密封环境下,经过一年时间发酵生产出的桑树桑根桑黄,药效比桑白至少提高40倍以上。
据张国土介绍说,从目前国内外科学研究的成果来看,桑黄无疑是一个极具市场潜力的产业,各地都在对桑黄进行大规模的人工栽培和生产。目前,各省市都在积极申报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大力推动桑黄进入中药饮片市场,并开发出市场需要的桑黄茶等多种商品。随着市场准入逐渐明朗,市场反应良好,桑黄产业的发展迎来新的机遇。“十四五”时期,随着“健康中国”升级为国家战略并逐步落地,在刚需和创新的双轮驱动下,桑黄产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文/明殿义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