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淀粉产业学术交流会暨中国农技协易县淀粉科技小院揭牌仪式举行
中国食品新闻网(孙双双)10月14日,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淀粉及淀粉制品专业委员会、河北易县人民政府主办,河北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中国校园团餐联盟、保定悦众集团协办、河北瑞熠天淀粉制造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淀粉产业学术交流会暨中国农技协易县淀粉科技小院揭牌仪式”在河北省易县举行。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联盟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原副校长张建华,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副秘书长彭立颖,中国校园团餐联盟秘书长张连清,河北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理事长、河北科技报社社长李树宝,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淀粉及淀粉制品专业委员会会长、山东烟台双塔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君敏,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淀粉及淀粉制品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食品工业杂志社执行社长李葆华,易县县委常委、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李丹丹,易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静,易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苑洪伟等领导出席交流会。
易县是农业大县。农业产业是脱贫攻坚、“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易县充分挖掘甘薯种植潜力,大力发展甘薯产业,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雏形,培育了一批以河北瑞熠天淀粉制造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优质甘薯加工企业,甘薯产业逐步发展成为该县特色的农业产业,成为当地的主要经济增长点。目前全县甘薯种植面积3.8万亩,总产量4.5万吨,年产值9000万元以上。易县淀粉科技小院经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批准,由河北瑞熠天与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农技协、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淀粉及淀粉制品专业委员会共同建立的中国农技协易县淀粉科技小院,将为易县甘薯产业带来全新和健康的发展理念,为易县大农业的发展,助入科技力量,为易县搭建“政用产学研”创新平台,加速技能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推动甘薯淀粉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发挥重要作用。科技小院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教授创立的一种扶贫新模式,是一条科学家与农民深度融合、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输血”与“造血”有机结合的科技精准扶贫新路径,是科协组织、高校实施、教师指导、学生常驻、多方支持,助力乡村振兴的有益探索。目前全国已建立了200多家不同产业的科技小院。河北是科技小院发源地,“易县淀粉科技小院”是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在河北建立的第四家科技小院。
揭牌仪式后,张建华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沈群教授、中国校园团餐联盟张连清秘书长、河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生工系副主任高洁、河北瑞熠天淀粉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苑文玉、河北省饭店烹饪餐饮行业协会副会长陈爱军、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叶敬忠等专家学者,围绕“产学研结合助力乡村振兴”、“科技小院助力产业发展”等话题进行主题发言。河北瑞熠天淀粉制造有限公司与北京中食优选商业集团有限公司、冀字号陈爱军大师工作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活动。
秦皇岛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沈宽,秦皇岛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原主任张克义,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企业发展部主任沈志勇,中食协淀粉及淀粉制品专委会秘书长申玉茹,中食协淀粉及淀粉制品专委会副会长、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永顺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永顺,中食协淀粉及淀粉制品专委会副会长、秦皇岛市三力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贵海,中食协淀粉及淀粉制品专委会副会长、河北中薯农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云峰,以及甘肃银河食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泗水利丰食品有限公司、四川光友薯业有限公司等副会长企业代表参加了交流活动。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