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杂志社主办

中国食品网

2020-02/03河北邢台 : 落实“四个最严”食品安全监管

2020-03-25 16:25:09来源: 《中国食品工业》

  2020 年,河北邢台市场监督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不断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完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逐步形成了责任明晰、保障有力、无缝衔接、全程监管的食品安全管控格局。

  2019 年 5 月 7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对2018 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将邢台市列入 2018 年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显著、落实事中事后监管等相关政策社会反映好的地方,予以督查激励。

  去年,邢台市共查处食品违法违规案件 1723起,向公安移交案件及联合办案 18 起,捣毁制售假冒伪劣黑窝点 17 个。其中已查处的宁晋“山寨”饼干案,入选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 6 部门公布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十大典型案例”。

  针对校园食品安全,邢台市在七年前便率先推行“校长陪餐制”,将学校负责人与学生食品安全捆绑,监管部门不定期进行检查,倒逼学校承担起学校食品安全的重大责任。目前,该制度已在邢台市 1754 所建有食堂的学校和幼儿园中稳健运行。2019年9月,新华社对邢台的“校长陪餐制”进行了报道,国家、省领导先后批示肯定。

  基于此,邢台市针对食品安全风险集中、问题易发的监管领域,结合自身经验,总结出五大经验。

    1. 党委政府考核,完善体制机制

  邢台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将食品安全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年度重点工作安排及对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体系,纳入对市直部门绩效考核内容。

  邢台市市委书记钱三熊、市长董晓宇及市委、市政府有关同志多次批示、调研、调度食品安全工作,推动食品安全责任落实到位,完善市、县、乡三级食品安全委员会,建立联席会议、联合执法、联合督查等机制,全面覆盖、分级管理的市县乡村四级监管网格,全市 2.4 万家食品经营户和 5.3 万家食品“三小”(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业态全部纳入网格管理。

  在邢台市,市场监管局与农业农村局健全了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机制;与公检法机关联合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机衔接;与市工信局牵头组建了邢台市食品工业行业协会,举办了食品行业高峰论坛;与教育、商务、城管等部门密切合作,建立健全了校园食品安全、集中交易市场整治提升、餐厨废弃物处置、旅游景区和高速公路服务区餐饮食品安全等协作机制。

  在强大的协作机制下,邢台市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部署推动、部门依法监管、全社会协同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格局。

    2. 守牢食安底线,强化全程监管

  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药品安全方面突出问题,邢台市深入开展治理整顿,全面防控食品安全风险。

  一是坚持源头严防。制定《2019 年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工作方案》,参与制定国家标准 36 项、行业标准 59 项,重点培育 49 家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85 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5 家万亩以上托管服务示范组织,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生产覆盖率达到65.67%。

  去年 9 月,在“全国促进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工作现场会”上,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对邢台市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南和金沙河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被推介为全国典型案例。

  在粮食重金属污染治理、食品生产集中区治理上,邢台市 812 家食品生产企业实行了风险分级分类监管,106 家食品生产企业完成了 HACCP 等质量体系认证,承担省级的 2 个追溯试点单位已经完成建设并进行验收。邢台市的国家级创建县完成了 30个追溯试点建设,省级创建县完成了 10 个追溯试点建设。118 家肉制品、食用植物油、白酒和食品添加剂企业建立了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二是坚持过程严管。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分级分类监管等机制。综合运用日常巡查、跟踪检查、交叉互查、飞行检查等模式,开展全链条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圆满完成“三会一赛”等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 30 余次。对无证无照餐饮服务业特别是住宅小区“一桌餐”进行了集中整治。

  三是坚持风险严控。邢台市政府食安办定期组织成员单位开展风险会商,对食品安全风险集中分析研判,制定针对性的解决落实方案,持续加大突出问题整治。

  过去一年来,邢台市完成食品抽检 2.8 万批次,发布食品抽检信息、风险警示、消费提示 50 余条次。组织召开了大规模的应急管理工作培训会,妥善处置了“宁晋山寨食品”“清河小龙虾”等重要舆情和应急事件。根据网络舆情开展的“三无食品”“山寨食品”专项整治,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高度肯定。

    3. 强化联合执法,震慑违法犯罪

  邢台市在河北省率先挂牌组建了邢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执法局,配备编制 140 人。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持零容忍、严监管、出重拳,健全食安、农安、公安“三安联动”机制,建立食品刑事案件速移速侦、快诉快处联合办案模式,强化行刑衔接,严惩重处食品违法犯罪。

  邢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先后组织了非洲猪瘟疫情排查、食品药品安全“百日攻坚”行动、食品药品方面损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校园及其周边和区域特色食品治理、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专项整治等一系列整治行动。联合公安部门查办了“6.13 特大跨区域生产销售伪劣食品案”,公安部挂牌督办,全国发起集群战役。

    4. 坚持创新推动,提升监管能力

  一是深入开展示范创建。立足提升群众满意度,大力实施“双安双创”行动,调整邢台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指挥部,在市电视台、邢台日报等媒体开办了创城专栏、印制了创城宣传海报,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创城的意义和作用,形成了浓厚的社会氛围。

  二是创新餐饮监管模式,全市社会餐饮单位清洁厨房覆盖率达到 88%;大型餐饮企业、连锁餐饮企业、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清洁厨房覆盖率达到 98%;1668 家学校食堂达到良好以上,占比95%。

  三是加强技术支撑。邢台市隆尧、内丘、巨鹿3 个区域性食品检验检测中心项目全部完工,“市食品安全检(监)测能力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初步形成市、县、乡三级食品检验检测体系,为食品监管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

  四是支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省级补助资金建设冷链物流项目,为全市农副产品对外贸易和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5. 强化宣传培训,构建共治格局

  持续开展大规模培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邢台市联合国家总局高研院、浙江大学等机构,组织开展了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稽查办案、监管能力提升等大规模培训,累计培训 2 万余人次,全面提高了各级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和食品、食用农产品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

  坚持“大宣传”,通过邢台网、邢台日报、市电视台等媒体,特别是新媒体,开展全方位宣传,解读方针政策,正确引导舆情,提振消费信心。对原工商、食药、质检等五部门的投诉举报热线进行整合,率先在全省实现五线合一、一号对外。同时,完善有奖举报制度,有诉必接、有案必查、有查必果、查实重奖,全社会参与治理的渠道更加畅通。

  2020年持续推进强化食品安全

  新的一年,邢台市会紧握食品安全的接力棒,坚决树牢“四个意识”,坚决落实“四个最严”要求,用“老”措施大力推进食品安全工作,让“新”办法高效排查治理食品安全隐患。

    1. 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党政同责

  邢台市将继续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的意见》《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的若干措施》,厘清监管事权,明确监管职责,强化督查督办、考核评价、责任追究机制,形成各方各尽其责、齐抓共管、合力共治的工作格局。

    2. 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

  邢台市将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案件严查,紧盯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产品,扎实开展食品方面损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强化食品抽检力度,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倒逼企业履行主体责任,切实解决好群众烦心事。

    3. 全面加强监管能力建设

  积极落实“四有”要求,着力提升基层执法设备装备配备水平。加强市县乡三级检验检测机构建设,推进食品安全智慧监管,为行政执法提供技术支撑。着重加强执法人员政策法规特别是监管执法技能培训,持续提升监管执法能力水平。切实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完善食品安全事件预警监测、组织指挥、应急保障、信息报告制度,强化培训演练,提升应急响应、现场处置、医疗救治能力和水平。全面推进食安社会共治 , 深入开展科普宣传,强化舆论引导,治理食品安全谣言。完善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和奖励机制,织密基层监管网格,打赢一场保障食品安全的“人民战争”。

    4. 全力推进“双安双创”

  邢台市按照国家、省关于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部署要求,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价与管理办法和评价细则,逐项进行对照梳理,细化分工,明确责任人、时间表、任务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强化督导问责,确保如期完成各项规定动作和考核目标,确保到 2022 年达到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标准,并顺利通过验收。

  邢台市还大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力争到 2020 年底前,1个以上县(市、区)达到国家农产品安全质量县创建标准,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覆盖全部农业县(市、区)。

0
0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