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葡萄酿出大产业
“葡萄美酒夜光杯”。我国葡萄酒酿造历史源远流长,但葡萄酒产业在国内兴起的时间却并算长。从19世纪末引入欧洲酿酒葡萄品种算起,我国现代葡萄酒产业发展历史仅有百年。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酒庄和葡萄园在我国天南海北拔地而起。2021年,我国酿酒葡萄种植总面积约为120万亩,葡萄酒年产量为26.8万千升。除了酿酒,我国各地葡萄产区,通过酒旅融合、改良品种、打造“本土化”特色等方式,积极发展葡萄酒产业。
酒旅融合吃上“产业饭”
一个小村庄,拥有19座葡萄酒庄、5家乡村民宿、12家农家乐,年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村民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大多数人吃上了“葡萄酒+旅游”的“产业饭”。这就是坐落在贺兰山下的宁夏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镇昊苑村,曾荣获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1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称号。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20多年前,这里曾经是飞沙走石、黄沙漫天。从1995年开始,甘肃、河南、陕西、安徽、内蒙古等8省区17县的自发移民陆陆续续来到这里,靠着勤劳的双手在这片荒滩上建起了家园。2001年,昊苑村村委会正式成立。
“变化最大的就是这10年,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从不足1万元到现在的2万余元,生活越过越有奔头。”昊苑村党支部书记曹东旭自豪地说。
曹东旭是甘肃会宁人,199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路过昊苑村,看到不少人在这里盖起了房子,生活虽然不算富裕,但也比他家乡的山大沟深要好很多。“我在村里遇到了几个甘肃老乡,向他们了解了一下村里的情况,就决定举家搬到这里。”曹东旭说。
和电视剧《山海情》里的情景差不多,刚到昊苑村时,曹东旭和妻子租住在村民的房子里,将贺兰山下的石头地开垦成了良田。沙尘暴、暴雨、山洪等他都遇到过,但贺兰山下冲积扇平原肥沃的土地、清澈的灌溉渠水,让村民们看到了希望,也愿意为这个希望更加努力拼搏。
“很多人一到这里,就参与了葡萄酒产业。”曹东旭说,从二十几年前昊苑村的土地上种下第一批葡萄树,村民们就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着这些幼苗。翻地、抹芽、采摘、埋土……不少人从葡萄园的小工开始做起,有的人现在已经是酒庄葡萄园的管理员了,也有人通过学习做起了酿酒师、导游、讲解员、品酒师。“最近是葡萄成熟期,村里白天基本上见不到人,他们都在葡萄园和葡萄酒庄里忙着呢。”曹东旭说。
沿着划有“彩虹线”的小路走进村庄,花香满径、绿草茵茵,汉代造型、欧式城堡、贺兰山石砌筑不同风格的19座酒庄散落在村庄各处,空气中弥漫着葡萄成熟的香气和淡淡的葡萄酒香。曹东旭说,昊苑村的农业用地大都流转了,村里70%的土地变成了葡萄园,村民们大都吃上了“葡萄酒+旅游”的“产业饭”。
2003年之前,昊苑村人均年收入不到1000元,村民不断摸索,通过发展种植和养殖业,到2010年人均收入达到七八千元。说起以前的日子,曹东旭感慨万千,“那个时候,整个村子只有两三辆小汽车,谁也不敢想现在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近10年昊苑村村民的生活变化很大,今年人均收入已经超过2万元,家家都有小汽车,有的甚至有两三辆。”
昊苑村正乘着宁夏发展九大产业的东风,创新“葡萄酒产业+民宿旅游”酒旅融合发展,打造“见山见水见乡愁”的美丽新乡村。
改良品种打造特色产业名片
在新疆兵二十四葡萄酒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技术人员正在检查、清洁部分空罐,查看年份葡萄酒的日常温度及陈酿状况,确保每一罐葡萄酒处于最佳的储藏环境中。
“我们始终坚持好葡萄酒是种出来的理念,由专业队伍负责葡萄种植和管理,坚持采用有机限产和标准化管理模式。”日前,新疆兵二十四葡萄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晖表示,该公司葡萄基地依托新疆焉耆盆地独特的“山湖效应”,于2005年引进优质酿酒葡萄品种,在戈壁荒滩上种植出了万亩葡萄。近年来,生产葡萄酒能力达1200吨,年产值达1000万元。
日照3128.7小时、温差15℃—18℃、海拔1200米、弱碱性沉积沙砾土壤、天山冰川雪水浇灌……让天山南麓脚下的这片葡萄园连续8年取得葡萄与葡萄酒的双有机认证。其中,认证的有机葡萄基地达6429亩。
在金晖看来,当今世界,葡萄酒酿造技术越来越发达和工业化,只有葡萄原料对葡萄酒品质与风格的影响才是决定性的,所以业界一直有“七分原料、三分工艺”“好葡萄酒是种出来的”的说法。据介绍,该公司目前已开发葡萄酒15款,有多款产品销往北京、上海、重庆、江浙等地。
近年来,该公司对葡萄品种不断改良,引导当地农户种植市场反馈好、认可度高、品质优良的品种。“今年这个品种已经种植了三四年了,产量高、效益好,每到葡萄成熟季节,公司会派人来测量糖度,确定最佳采摘期,品质更有保障。”二十四团种植户孙军美说。
“我们采用‘企业+农户’的模式,签订采购意向单,每年收购酿酒葡萄达1000吨以上,带动当地特色农业发展。”金晖说,葡萄产业的发展对二十四团乡村振兴有很大的带动作用。
新疆是我国葡萄酒主产区之一,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葡萄酒产量均占全疆的三分之一以上。新疆兵团葡萄酒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近年来,新疆兵团对葡萄产业精心布局,将种植和酿造环节共性关键技术列入科技公共项目予以支持,正着力打造一批集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休闲旅游和文化推广于一体的特色精品酒庄,带动酿酒葡萄种植面积从2020年的9.84万亩增加到30万亩。
如今,葡萄酒产业已成为新疆兵团特色优势产业。(编辑 李闯)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内容、版权和其他相关问题,请速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