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中国机遇” 这些外资食品企业进博会签大单
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国际展会,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的开展给外资企业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在食品与农产品展馆,大量外资企业频签大单。
外资食品巨头签大单
继去年与厦门建发签下170亿元人民币的大单后,中国最大的进口奶粉供应商恒天然今年再接再厉,旗下原料业务品牌NZMP与新希望集团达成重磅合作,签约下价值6000万美元的采购订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进博会上,恒天然还携手多位合作伙伴举办直播,通过创新的营销方式推广乳品创新应用。在恒天然展台上,观众可以看到广州酒家、尊宝、良品铺子等品牌的快闪店。
与本土企业达成紧密合作是这家乳制品行业龙头企业进入中国的选择,也是其扎根中国市场的路径。此外,另一家外资乳企巨头惠氏也在进博会期间与重庆渝欧跨境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采购金额共计3亿美元的合作备忘录。丹麦乳制品企业麦蔻也在进博会上宣布与北欧婴幼儿食品品牌森宝展开全方位合作,进军婴幼儿食品市场,进一步扩大业务版图。
企业纷纷看好中国市场
众多外资食品企业选择在进博会上签大单的背后,是对中国市场未来发展的看好。正如恒天然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周德汉所言,恒天然大中华区目前是恒天然在全球范围内最大、最重要,同时也是发展最快的市场,占整个恒天然全球销量的约1/4左右。在中国餐饮市场,一半的披萨使用了安佳的马苏里拉奶酪;在茶饮渠道,恒天然上一财年售出的原料数量预计可制作超过6亿杯奶盖茶。
麦蔻方面也表示,公司这几年不断深耕中国市场,并获得了一定收获。2016-2019年的几年间,麦蔻中国市场复合增长率达45%。如今,麦蔻不断开拓新的产品线,纵向研发婴幼儿营养品,横向扩展婴幼儿洗护用品,正体现了其进一步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
惠氏也认为,与重庆渝欧跨境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的签约代表着双方继续携手开拓中国市场、共享资源与销售网络,以及深入下沉市场的决心。
值得注意的是,出于对中国市场的重视,惠氏还将大中华区总部落户上海。惠氏表示,未来惠氏将扎根上海,充分借力上海及中国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升级发挥地区总部在生产、研发、人才、物流、服务等各环节的职能,主动匹配中国庞大的母婴群体不断提升与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进博会溢出效应不断释放
目前,包括恒天然、麦蔻等在内的多家食品企业都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明年会继续参加进博会。进博会的溢出效应在不断释放。
“两年前的第一届进博会更多是各个公司在进行品牌展示和亮相,而在今年的第三届进博会上,越来越多的公司能够通过进博会实现商业上的利好,提升营收、促进销售。两年前恒天然与厦门建发签订合作协议,许诺未来要达成的销量目标,如今目标确已达成。这证明了进博会并不是形式上的活动,而是能真正带来业务提升。”恒天然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周德汉表示。
对于进博会为企业带来的利好,奥利奥母公司亿滋大中华区总裁范睿思也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进博会是个绝佳的展示平台,帮公司展出中国和海外市场的各种产品,并加深公司与消费者、行业伙伴,以及利益相关方的互动。进博会还可以帮公司获得市场和行业第一手的趋势洞察,从而使公司更加了解中国消费者,并获得创意、产品研发和商业机会。
除了这些进博会的“三朝元老”,首次参加进博会的雅培相关负责人也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只要是对的事情,什么时候都不晚”。他透露,雅培的业务遍布营养品、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所以审批比较繁琐,目前,雅培已经为进博会作了充分的准备,愿意在这一国际舞台上展示自己。
免责声明:中国食品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网站转载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有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