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果斯:以馕产业为龙头优化食品加工产业结构
霍尔果斯市借助毗邻中亚的地缘优势,通过打造以馕产业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产业,不断优化霍尔果斯食品加工产业结构,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产业经济”转变。

10月19号上午,两辆满载20万个新疆特色馕的箱式冷藏大货车从霍尔果斯口岸农副产品“绿色通道”快速通关,驶向哈萨克斯坦。
霍尔果斯金亿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成忠说:“现在国外的客户通过线上订单,早上生产下午就可以将馕走出国门, 这个客户订了近20万个馕,主要出口到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到目前为止公司出口馕近60万个。”
在霍尔果斯馕产业园生产车间里,一派忙碌的生产景象,一个个环保智能电馕坑的数控系统显示着实时温度,每个馕用多少面、多少油、多少配料都按照标准化生产要求精准加工。
来自察布查尔县的夏木西丁·托合塔逊在这里打馕半年了,以前在家里打馕每月有2000多元收入,来到霍尔果斯馕产业园后收入翻了一番。“我现在一天可以打600多个馕,一个月挣5000多元钱。”霍尔果斯馕产业园务工人员夏木西丁·托合塔逊高兴地说:“我以后想把我妻子孩子接到这里来安家就业。”
为保障新疆特色馕及其它优质地产品更好更快地走出国门,霍尔果斯市政府统筹海关等部门,快速解决企业出口食品相关问题。
据霍尔果斯海关监管一科副科长于瑞成介绍,国外对馕的新鲜度要求高,为了保障出口馕通关零延时,霍尔果斯在通关环节,集合了专用窗口、专用通道、专用标志等多项服务举措,实施优先查验、优先施封、优先验放,充分显现了海关把关与服务职能。
霍尔果斯馕产业园依托新疆种类丰富的馕产品资源和口岸进出口贸易优势,精心打造了以馕文化为核心,集文化交流、外贸出口、观光体验、地产品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馕产业园,集中力量打好“伊犁馕”这个公用品牌。
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招商局党组书记、局长甄飞说:“霍尔果斯馕产业园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以‘小馕饼撬动大产业’为思路,采取‘生产+出口贸易+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解决就业1400余人,日产40万个馕、10万个列巴,日均可接待游客2000余人次。”
(李明 张高杰)
免责声明:中国食品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网站转载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有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