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食品违法犯罪 维护群众餐桌安全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到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落实“处罚到人”要求,综合运用各种法律手段,对违法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主要负责人等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严厉处罚,大幅提高违法成本,实行食品行业从业禁止、终身禁业,对再犯从严从重进行处罚。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对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依法从重判罚。
6 月 27 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今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工作情况:今年 1 月至 5 月,全国共侦破食品安全犯罪案件 4500 多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500 名,捣毁黑工厂、黑作坊、黑窝点3800 多个,有力震慑了犯罪活动,巩固了食品安全持续稳定向好的态势。新组建的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副局长李剑涛表示,接下来,针对当前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突出问题,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正积极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研究,将于近日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为期半年的集中打击行动。
其中,在打击中,首先突出重点领域,重点打击肉制品犯罪、危害食用农产品安全犯罪、假冒知名品牌酒类犯罪、保健食品犯罪及其他高发类别食品犯罪。近几年来,我国公安部门以坚定决心打击食品违法犯罪,取得了丰硕成果。各地公安机关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公安部有关食品安全工作部署要求,亮利剑、下重拳、出实招,破获了一批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案件,抓获了一批犯罪分子,摧毁了一批制假售假窝点,有力地震慑了食品领域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但是,仍然有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逐高额经济利润,不惜泯灭自己的良心,不惜牺牲百姓的生命健康,铤而走险,采用变质肉、地沟油、有毒色素等来降低成本,获取利润。市场的有序、正常运行呼唤诚信经营。食品安全拷问企业的诚信底线、道德良知,也考验国家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行使底线。
我们欣慰地看到,食品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得到了公安机关“零容忍”的处理,也得到了群众的拥护,我们由衷地希望这是起点并将延续下去。我们确信,今后打击食品违法犯罪活动将成为规范食品市场诚信的一道有力关卡,切实为百姓担负起“保护舌尖上的安全”的使命。我们希望通过各级政府的不懈努力,广大群众提升识别假劣食品能力,更希望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一起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共享新时期的幸福生活。 (本刊评论员)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