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买菜2022年第四季度实现全面盈利
2月13日晚间,叮咚买菜发布了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叮咚买菜该季度实现营收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1%;Non-GAAP(非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1.16亿元,首次实现了单季GAAP净利润转正。
叮咚买菜北京一前置仓站点外立面图。
作为生鲜电商的头部玩家,叮咚买菜所属的前置仓赛道由于履约成本较高,行业整体仍呈现亏损态势。在过去的一年里,生鲜电商行业更是哀鸿遍野:一级市场融资遇冷、头部企业收缩业务、平台跑路、拖欠供应商款项等消息屡屡传出。
在市场普遍看衰的情况下,叮咚买菜该如何“杀出重围”?对于第四季度盈利向好,叮咚买菜认为,该季度业绩向好与公司调整战略且坚持深耕供应链,不断优化、提高运营效率等运作有关。记者还注意到,叮咚买菜第四季度的全面盈利得益于各项开支的减少,其中尤为明显的是销售和营销开支大幅下降。
2022年第四季度,叮咚买菜总运营成本和支出为61.55亿元,同比减少5.6%。其中,商品销售成本为41.62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39.65亿元增长5%;履约开支为14.94亿元,同比下降16.4%;销售和营销开支为9110万元,同比下滑74.5%;产品研发开支为2.59亿元,同比下降9%;总务和行政开支同比增长15.4%至1.49亿元。
叮咚买菜在财报中解释称,销售和营销开支的减少主要是由于用户获客成本的下降。此外,由于产品开发能力的提高,叮咚买菜的销售成本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也从2021年同季度的72.3%下降到67.1%。
除了更有效的“节流”外,在“开源”方面,针对生鲜商品,叮咚买菜通过与更多源头产地的种/养殖商深入合作,持续巩固与增加生鲜品类的直采比例;对于非生鲜品,叮咚买菜不断丰富品类多元化,补充中高端商品。
另外,为了提高商品的竞争力,叮咚买菜加大了自有品牌、特色商品的开发力度,并加强自有生产加工能力的建设,这都在为其持续带来稳定、健康的毛利空间。
虽然最新业绩指标向好,但叮咚买菜目前整体上仍处于亏损状态。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叮咚买菜净亏损分别为18.73亿元、31.77亿元、64.3亿元。2022年Q1—Q3,叮咚买菜单季净亏损分别为4.774亿元、3450万元、3.45亿元。结合最新披露的数据,2022年全年叮咚买菜净亏损约8.07亿元,近四年累计亏损超122亿元。
在业绩电话会上,对于2023年盈利的可持续性,叮咚买菜创始人兼CEO梁昌霖持乐观态度。梁昌霖表示:“根据当前的运营情况,我们预计2023年Q1叮咚买菜将继续保持Non-GAAP口径下的盈利。整个2023年,我们都有信心在保持一定规模增长的基础上,实现Non-GAAP口径下的盈利。”
在电话会上,梁昌霖坦言:“2022年第四季度,叮咚买菜80%以上的城市实现城市层面的正向经营利润。2022年11月,叮咚买菜所覆盖的区域整体受疫情影响较轻,依然实现了GAAP口径下1000多万元的净利润。我们认为,这种盈利能力是长期而稳定的。”
“如果说疫情对业务有一些客观上的推动力,那么更多的是疫情推动了整体线上渗透率的提升。而疫情期间供给缺乏,也是用户深度体验叮咚买菜差异化商品的好时机。”梁昌霖表示。
业内有观点认为,饮食方面的消费升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几年,消费者对饮食消费的关注和投入会不断增加,对渠道、生产商也会提出新的要求。
“2023年,消费者的需求将发生很大变化。我们将积极应对,不断加强商品力、服务力和供应链能力建设,在服务好消费者的同时实现增长,构建起自身的护城河。”梁昌霖表示。
(编辑 李闯)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内容、版权和其他相关问题,请速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我来说两句